保存桌面

建筑施工

首页 > 投稿须知
《建筑施工》投稿须知
提示:《建筑施工》投稿需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查重需低于15%。需要按照投稿格式进行撰写,论文可以先进行排版,整理好再进行递交。 
《建筑施工》杂志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为更好地为作者服务,建设便捷、快速的稿件处理录用通道,以提高稿件的录用率。特撰本须知,供作者参考。
1.稿件撰写范围、内容、类型
1)范围
横向范围可以涵盖整个土木建筑领域,包括:各类公用和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在内的交通设施;电站、厂房等在内的工业设施;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给水排水、燃气供热、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综合管廊、防洪堤防等在内的市政设施等。
纵向范围以施工技术、管理为主,可前后延伸至前期决策、规划设计、运营维护等在内的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
2)内容
“新”“用”并举。一是“新”:体现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新标准等在内的最新水平和发展方向;二是“用”:围绕“高、大、深、重、新、难”工程,或者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等重点、热点领域。在建筑业中切实值得推广,能够有效使用,并已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新技术。特别欢迎以下内容: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实践的新进展;
省(部)级以上土木建筑科技攻关课题或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土木建筑技术及管理的新政策,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讲介、论证;
土木建筑技术的海外新发展综述。
3) 类型
稿件可包括以下类型:
基础理论论证型:对基础性研究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新设想的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
科技报告型:描述一项科研成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的最新水平和发展方向。也可以包括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
发现、发明型:记述在工程实践案例中的新发现、新发明。包括被发现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规律和应用前景的文章;或阐述被发明(包括装备、系统、工具、材料、配方形式、工艺、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适用条件及推广价值等的文章。
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
综述型: 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行业、领域、技术等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且具有独到性、创造性、启迪性、导向性、推动性的看法、建议和主张。
2.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所有来稿均通过《建筑施工》编辑部网站进行,注册后,点击“在线投稿”即可投稿。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本刊会在收到来稿后1~2个月给出审稿结果,作者可登录网站查询审稿进度。请勿一稿多投。
2.2文稿题名下面应署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学术团体),署名作者的人数、工作单位(或学术团体)数量和顺序由作者自定。若一名作者对应多个单位(或学术团体)的、多名作者分别属于不同单位(或学术团体)的,请在作者名后方,用上标1、2、3、……,标明作者与单位(或社会团体)的对应关系(如张三1,2,李四2,王五3,……);如作者中的全部或其中几人为同一一级单位下不同二级单位的,可在上标后附加a)、b)、c)、……,标明不同的二级单位及对应关系(如张三1a),2,李四1b),王五3,……)。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本刊拒绝不当署名行为。文后请附第一作者的出生年份、性别、学历、学位、职务或职称、电子邮箱、通信地址(建议公司地址)、邮编,若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请同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课题名称及编号。本刊采用中国邮政的印刷品方式寄送样刊,若作者的通信地址不方便或者无法收到平邮邮件(主要是大型办公楼等非公司自有物业的情况),请另外提供可收到平邮邮件的详细联系地址。本刊会保护作者隐私,不向任何第三方透露作者非刊登在杂志上的其他地址。同时,文章执笔人或相应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另外,以上信息如在投稿页面上有对应的内容,请在投稿时同时填写在相应的栏目内。
2.3文稿题名要求明确、贴切、简练、醒目,反映文稿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4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客观、如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列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摘要须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用“本文”“作者”“笔者”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须文意一致。在摘要下面应写出4~6个关键词。关键词应精选能代表全文主要内容、与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的单词或术语,尽量使用有关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撰写前请阅读《附件1:稿件格式要求》中的相应内容。
2.5所有中文题名、摘要、关键词需翻译成相对应的英文,并在英文关键词下标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名需将所有实词及不小于5个字母的虚词的首字母大写。同时请附上与中文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对应的作者姓名的拼音、所在单位英译名。
2.6来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附图尽量使用彩色图片并且需删除与文章叙述无关的标注性文字,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需完备,并且具有自明性。表格用封闭表。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工程图请尽可能使用“插入”功能插入至文中;Excel软件生成图请直接采用复制、粘贴方式贴入文中;其他图片、无法找到原图的工程图和Excel软件生成图,请尽可能确保作者自己在阅读时,可以分辨出所有信息。
2.7文稿务求数据可靠,内容科学、先进、实用,文句简明、通顺,语法、名词、术语、标点符号、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正确,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2.8专论、调研、综述一般不超过8000字;选题范围较小的其他文稿,宜控制在4000~6000字;优秀稿件或者特约稿件可不受字数限制,少于3000字以下不予录用。
2.9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相应引用位置注明序号。不同类型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请阅读《附件1:稿件格式要求》中的相应内容。
2.10文稿一经刊登,赠送每名作者期刊样本一本,并在文稿刊出后1个月内寄给第一作者,其他作者请与第一作者联系。
2.11作者在投稿时,请在文末附上填写过的《附件2:投稿论文作者自审清单》,以避免文章因不符合基本要求而发生的退修、退稿,从而加快稿件的录用、发表进度,使得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尽快发表。
3.出版时间
鉴于稿件从投稿到出版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作者所投的稿件一般在6个月后才能予以出版;在稿件的高峰期(4—10月),稿件出版周期更长。特殊情况,经共同协商,编辑部将酌情收取稿件加急费。
4.稿件必须有原创性
论文必须是原创的,可以适当参考一些文献,但是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避免抄袭他人论文的规定,本刊将对稿件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重复率15%以下为合格。超过15%以上的文章不予录用,但作者可以对文章的重复地方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文章将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录用。
5.稿件的质量
依据稿件撰写的范围、内容,及展现出的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水平,稿件质量一般分为:优秀、合格、退回修改、退回不用。
l 优秀和合格的稿件可直接进入出版流程,进行刊登;优秀稿件在刊登后,编辑部将支付稿费。
l 退回修改的稿件,编辑部会明确告知作者需要修改的地方,作者可以修改后再次投稿。修改后的稿件收稿时间为修改后的投稿时间。
l 质量难以达到出版要求的稿件,编辑部将退回并告知作者稿件不录用的原因,作者可以另投他处。
附:
科学性——文稿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或者是经过使用已能够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创新性——文稿论述的内容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或创新的,或新颖的、有独到见解的;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文稿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符号规范,文字简练、图表精制。
6.著作权特别声明
1)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若作者对此有疑问,可向编辑部提出要求。
2)凡本刊刊登的文稿,将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ICONDA(国际建筑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超星数据库”等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这些有利于扩大本刊和作者影响、有助于促进科技交流的举措。